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近年來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頸椎病臨床有多種類型,輕者可見長時間頸肩部酸痛不適,重者頭暈頭痛,惡心、心慌心悸,頸部活動受限、手麻、肌萎縮,甚至上肢癱瘓。此病如不早期防治干預,後期往往十分棘手。
中醫學將頸椎病的主要病因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勞損,第二是感受風寒,第三是虛損內傷。中醫對頸椎病病變的定位和發展過程有不同的認識,認為是由表入裡,從皮毛到肌肉筋骨,進而影響到頸部的功能活動。實際上,這種觀點能更有效地指導頸椎的保健預防和調理。
關於頸部的勞損,中西醫的觀點基本一致。人類直立行走,頸部承擔著很大的負荷,而且活動幅度大,很容易勞損。中醫學中有“骨正筋柔”的說法,是說只要骨骼保持正常生理位置,筋肉就不易勞損而保持柔軟,否則如果骨骼歪斜,就會過度牽拉筋肉導致勞損,表現為緊張僵硬。而長期的筋肉僵硬牽拉反過來又會損傷骨骼。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不少人需要長時間低頭工作,使頸椎處於前屈位置,不僅如此,工作時間一長,脊柱就不能保持前後正直狀態,而向左右偏斜,從而使脊柱頸椎扭曲前屈,與脊柱的本來生理曲度相背離,造成頸肩背部的肌肉勞損。這就是多數知識分子患上頸椎病最直接的原因。
關於感受風寒,中醫學認為,頸項乃至後背部,是人體最為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長期反復感受風寒,會影響到肌肉筋骨,誘發頸椎病。現代辦公環境多設有空調冷氣,尤其是盛夏季節,空氣潮濕,而此時人體的皮膚腠理疏松,如過度貪涼,就會使背部長時間暴露於風寒濕邪之下,傷及背部的肌肉筋骨。另外,肌肉受寒後會變得緊張僵硬,骨骼關節的活動度也受到影響,常常出現錯位的情況。這也是盛夏時節頸椎病高發的原因。
虛損內傷,是指人體隨著年齡增高,腎氣漸漸耗損,表現為筋骨的退化。中醫學認為,40歲以後,人體的腎氣逐漸衰退,如果不注意調養或長期超負荷工作,暗耗精血,筋骨失養就會加快老化,表現為腰膝酸軟、關節活動不利等症狀,在頸部就會表現為頸肩部疼痛不適等頸椎病的症狀。
明白了頸椎病發病的道理,就可以自覺地預防和調理,讓自己遠離頸椎病或使之推遲發生。基於中醫理論和長期的臨床實踐,我們總結了以下頸椎病四步自我調理法,思路清晰,方法簡單,如能持之以恆,效果十分顯著。
一、骨正筋柔,保持正確坐姿
長期的頸椎的扭曲前屈是頸椎損傷的直接原因,因此首先要調整不良姿勢,尤其是坐姿。
正確的坐姿,首先是要保持脊柱的左右正直不向一側偏倚,其次才是避免長時間的頸椎前屈。要保持脊柱的正直不偏斜的要點有三,第一是兩腳平行著地,不要翹二郎腿;第二身體與辦公桌保持適當的距離,約一個拳頭的距離,不能緊貼或遠離辦公桌;第三是要選擇恰當高度的桌椅,使前臂自然放在桌面上,同時使脊柱正立垂直。第四要讓電腦屏幕或書本與雙目平行。
避免長期間保持頸椎前屈的方法有二:第一,定時休息,每隔約1小時離開座位,活動一下頸腰部,可做脊柱背伸的動作。第二,可調整電腦屏幕或書本的高度,讓頭處於輕度上抬位置。當然,要調整因長時間伏案工作所造成的頸椎和脊椎的扭曲偏斜,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有規律地走路、跑步、游泳。另外,還可以采用盤腿端坐、跪坐等方式調整脊柱的左右偏斜。
二、捋指松臂,緩解頸肩緊張
根據中醫經絡經筋的原理,頸項部的筋肉是起於四肢部的手足末端,尤其是手部。要緩解頸項部肌肉的緊張和酸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手指部開始,沿前臂、上臂、肩部依次放松。先一手逐個捋另一手手指各3—5次,再按揉手掌掌骨之間的縫隙2—3遍,再按揉腕關節的尺桡兩側,使腕關節放松,然後由下而上抓提前臂、上臂和肩部的肌肉2—3遍。左右交替操作。也可左右交替拍打前臂、上臂和肩部的肌肉。也可站立位向左右、頭頂方向用力伸展雙臂和十指,以手指疲勞為度。
三、暖項摩肩,謹防風寒侵擾
頸椎病的外因是頸肩部感受風寒,因此要十分注意頸部的保暖,尤其是夏天空調環境下、冬季大風天氣以及夜間睡眠時。要避免長時間直沖冷風,冬天外出要戴圍巾使頸項部保暖。另外,要堅持定時用雙手掌搓揉頸項部,每次15—20次,以發熱為度。這樣不僅可以放松頸項部肌肉,也可溫通血脈,散寒通經。如受寒頸項僵硬不適,也可用艾條熏灸頸項僵硬疼痛部位,以溫熱不灼燒為度,溫灸20分鐘,常可立刻緩解疼痛不適症狀。
四、調養鍛煉,扶正強筋健骨
頸椎病的全方位調理,還要講究扶正固本。一方面要避免長期加班熬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營養,要堅持適度規律的體育鍛煉或氣功鍛煉。站樁和靜坐是調治預防頸椎病十分有效的方法,不僅可以糾正脊柱扭曲,也可培補元氣,強筋健骨,起到標本兼顧的作用。當然,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補腎強骨,舒筋活絡的保健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