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的自我鍛煉方法,可以糾正與改變工作中的不良體位。不斷改變頭部及頸部體位,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工作時間較長時,要定期遠望。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使之與身體相適應。自我牽引。雙手十指交叉合攏,舉過頭頂放於枕頸部,將頭後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頂方向持續牽引5~10秒,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
頸椎病的主要發病機制:
外傷或頸椎間盤退變致肌肉、韌帶、關節囊相對松馳,頸椎穩定性下降,進而出現骨質增生、韌帶勞損或鈣化、關節錯位等變化,牽張擠壓刺激脊髓、神經、血管而引起相應臨床症狀。
由上可見:
只要切斷以上發病機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便可預防頸椎病的發病或復發,其中“維持頸椎的穩定性”是唯一一個患者通過鍛煉能夠解決的問題。
鍛煉的靶點:
頸椎的穩定性靠肌肉、韌帶、關節囊來維持,其中能夠通過鍛煉加強的只有肌肉。頸部肌肉有運動肌與穩定肌之分,前者為頸部淺層的大塊肌肉,主頸部運動;後者為頸部深層緊貼骨骼的小塊肌肉,主頸部穩定,顯然,頸椎失穩的關鍵在於穩定肌的失職。我們鍛煉的目標——穩定肌。
鍛煉方法:
運動肌主運動,可在運動過程中得到鍛煉,各種頸椎操均可達到鍛煉目的;
穩定肌主穩定,其工作在運動之前,通過動態的頸椎操對其鍛煉甚少;
只有做頸椎開始運動之前的動作才能實現最大限度的鍛煉穩定肌——“與項力爭”
與項力爭:
仰臥位(亦可坐高背椅進行),以後頭壓床,力量以頸部深層肌肉緊張、淺層肌肉松馳為度(可以手指觸之),持續30秒,然後轉換角度(15度、30度、45度、60度)左右交替進行,練後頸部有酸脹感,或有頭頸酸脹、頭暈等現象,稍休息可自行緩解。
以上文章講述了關於與項力爭——頸椎自我鍛煉方法的內容,另外生活中要注意,調整枕頭與睡眠體位。首先是枕頭的選擇。若引起頸椎病的病因是椎間盤突出或椎體後緣有骨刺者,枕頭可稍低。如果病因是椎管後方韌帶肥厚內陷,對脊髓後方形成壓迫者,可將枕頭墊高,枕頭的形狀最好是元寶形。其次是睡眠體位。可取側臥位,或仰臥位,不宜俯臥,要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髋及雙膝呈彎曲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