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是由自身的免疫功能出現問題,在風、寒、濕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誘發,疾病的發展可造成關節的破壞和功能喪失。導致類風濕關節炎加重的原因有很多,吸煙、飲酒、作息不規律,以及過度勞累,均會引起免疫系統功能改變,從而導致類風濕等疾病的發作。同時,環境污染、食品污染、電磁輻射、噪音等可使許多毒素淤積在人體內,致使人體腎上腺功能障礙,激素分泌減少或紊亂,時間久了,導致腎上腺器官廢用,甚至葎縮,易引發類風濕等疾病。此外,食物中的農藥、化肥,可直接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
防止冷濕誘發發病
大部分患者發病前或疾病復發前都有受涼、接觸冷水等病史,這些因素在本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也就是說寒冷潮濕的氣候和環境可誘發加重病情,應盡量避免。要隨時留意氣象預報,特別是在春夏之交、要注意防寒和防濕,切忌風吹受寒或雨淋受濕,要保持衣被干燥,及時更換或增減衣物。注意勞逸結合,如果過度勞累,容易產生自身的免疫功能障礙。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此外,還要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精神刺激、過度悲傷、心情抑郁是誘發和加重本病的原因之一。
晨僵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早晨起床後,手發僵、握拳困難,活動後才好轉,在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晨僵
Tips
類風濕與風濕有何不同?
類風濕和風濕有某些相似之處,如都有風、寒、濕外因及關節疼痛,但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病因不同:風濕病多數應稱風濕性關節痛,寒冷地區絕大部分是這類風濕病,起病較急,容易累及心髒、不破壞骨質、絕大多數可治愈;類風濕屬自身免疫病,是全身性疾病,是慢性進展性疾病,治療較困難。
病理和症狀不同:風濕病是大關節游走性疼痛,伴紅腫,發熱等症狀,後期關節也不變形。類風濕是小關節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隱匿,類風濕初期手指、足趾小關節呈現對稱性腫脹,後期關節變形。
治療原則不同:風濕病采用抗風濕西藥或中醫祛風散寒、活血化瘀藥常能速愈,而類風濕用一般抗風濕中西藥不但不能治愈,有時反而會越治越重,需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綜合治療,延緩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