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是第19個“世界關節炎日”。設立“世界關節炎日”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們,對關節炎要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致殘。關節炎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據調查,目前關節炎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已日漸趨於年輕化,及早預防勢在必行。
“關節養護”注重生活點滴
近年來的臨床研究發現,不少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成為了關節炎的新生力量,其中多為久坐少動的上班族和開車族。成都骨傷醫院骨關節病區主任殷光濤提示,長時間使用電腦,伏案工作,會使骨關節軟骨早早退化,引起關節炎,所以“關節養護”必須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
動:避免關節劇烈活動和過度負重,防止關節承受不恰當的重力和暴力,以減少關節的反復損傷。如髋關節或膝關節受累者,應避免過久站立、跑步、打球或長距離步行等。
坐:盡量不久坐,若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應中間多起身活動。若久坐後雙膝發僵,在起立前可作一下“熱身運動”——輕輕地擺動幾下腿部。
睡:頸椎骨關節炎病人應避免長期伏案、仰頭或轉頸,睡眠時應用高度適當和符合頸椎曲度的枕頭。腰椎受累者可睡硬板床。
穿:穿較有彈性的鞋子,用適當的鞋墊,穿戴護膝或彈性繃帶,對保護膝、髋等關節十分有益。平時注意保暖防潮,以避免關節受寒冷潮濕刺激而引發炎症。
食:超體重者宜控制飲食,減輕體重,以利於減輕關節負重。體重減輕5公斤,可降低50%患關節炎風險。此外,平時應多食富有鈣和膠原蛋白質的食品。
秋季是治療的最佳時機
殷光濤提醒,秋季是關節炎的高發期,對於患有關節疾病的人來說,逐漸轉涼的天氣會令關節炎的症狀不斷加重,痛症一下子暴露出來,特別是早晚溫差大,更加劇了疼痛的症狀。殷光濤主任認為,也正因如此,秋季同時也是治療關節炎的最佳時期。這是由於關節炎在初期發病的半年內,往往是病情進展最快的一段時間。如果能抓住這半年時間及早確診並治療,將會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