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腰椎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由於多種疾病有著相同的症狀,所以借助現代醫學設備進行確診疾病十分重要,本文將向大家介紹造影檢査。
頸肩腰腿痛的造影診斷方法有蛛網膜下隙造影、硬膜外造影、椎間盤造影等,隨著近年來CT、MRI等技術的不斷完善和進步,除某些特殊疾病外,造影技術由於有一定創傷,造影劑滯留體內等缺點,已越來越少地應用於臨床。以下簡要介紹頸段、腰段的椎管造影正常表現。
1.頸段頸段脊髓比較粗大,但由於頸髓後方和側方的蛛網膜下隙較寬,故造影時取仰臥位和側臥位不易顯示脊髓影,而前方碘柱較薄,故取俯臥位、垂直正位和水平側位投照可清楚地顯示脊髓影。
由於焦片距和物片距不同,脊髓寬度測定數據常稍有差異。一般自第3頸椎水平脊髓影開始增粗,直至第2胸椎為止,其中以第5、6頸椎處最寬。若以第2頸椎、第6頸椎水平分別予以測量,第2頸椎水平脊髓寬度(橫徑)為1.2?1.9cm,平均1.6cm;第6頸椎水平脊髓寬度為1.3?2.lcm,平均1.85cm。故一般認為頸髓寬度不應大於2cm。
正位片見中央部脊髓是寬條狀透光區,兩側蛛網膜下隙在每個椎體下緣平面均呈對稱的向內凹形、間以三角形突起的神經鞘袖連貫成齒狀輪廓,如鞘袖充盈良好,應為兩側對稱,並可見其中有透光細條影,為神經纖維的投影。頸椎發出的神經纖維與胸腰段不同,進入鞘袖初並不聯合成單一的神經根,而呈兩根或多根纖維束,待向外伸展後方融合成神經根。在椎動脈下方碘柱的中央可見一卵圓形光滑充盈缺損,為齒狀突的投影,不應誤為病變。此影在仰臥位及側臥位時不易見到。
側位片上,頸髓是一略向後彎的不透光柱狀。其前緣銳利而整齊,由於硬膜外腔前部很薄,碘柱幾乎緊貼脊柱後緣,在每個椎間隙水平可有一極輕微的凹陷,此凹陷距椎體後緣一般小於2mm。另外在環樞關節相當於齒狀突處,碘柱前緣可見一輕度後突的弧形壓跡為齒狀突後的橫韌帶投影。碘柱的後緣相當於每個節段的黃韌帶處可向內凹陷,造成波浪不平,特別在頸椎過伸位時,相鄰椎板靠擾而黃靭帶向內擠折,這種波浪不平的形態就更明顯。
2.腰段腰段正位,硬膜囊在第1腰椎水平可見中央是錐形透光區,為脊髓圓錐的投影,其下呈多數較長透光細條影,為馬尾神經的投影。在硬膜囊側壁的馬尾神經,沿相應的椎弓根內緣,向外、向下斜行,此段稱為神經根,它包繞在不透X線的軌道狀的神經根鞘中,二者合稱為神經根鞘袖。
隨著馬尾神經數量減少,硬膜囊每向下一個節段,橫徑平均縮小約2mm以內,但一般不出現明顯的變細。在一個節段內,其邊緣較平直,不向內凹,若做上、下相鄰節段比較,出現突然變細,或在相鄰兩個神經根鞘袖間的碘柱邊緣向內凹人變細,或上一個節段橫徑反比下一節段窄則為異常現象。
側位以俯臥水平側位片為宜,碘柱前緣一般緊貼椎體後緣,於椎間隙平面,椎間盤對碘柱的壓跡一般不超過2mm,但腰骶間隙處因脂肪組織較多,可較深一些。此外壓跡的深度與體位有關,過伸位時椎管容量小,壓跡加深,屈曲位時椎管容最增大,壓跡變淺。
盲囊末端位置_般在骶2淮水平,有時也可終止在第5腰椎下緣,不應將其誤認為腰骶間隙椎間盤突出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肓端阻塞。盲囊末端形態變異也較多,以立位投照顯示最佳,常為圓錐形,也可為球狀、筆尖狀。當肓囊位置較髙而又呈筆尖狀時易誤為硬膜外占位性病變,若有腰5骶1椎間盤突出可不引起硬膜囊改變,造成假陰性的造影征象,必須注意分析。
造影下神經根形態與分布:在正位片上,神經根自硬膜囊分出,通常在同一平面,兩側幾乎對稱,其顯影鞘袖的長度2?14mm,向下呈圓錐形。腰3~5和骶,神經根鞘袖發育最好,並逐次增長,骶神經鞘袖間排列較近。神經根鞘袖與硬膜囊側壁相互連續,連續處稱根囊線,其間夾角稱根囊角,一般為銳角,也有咯呈圓鈍形,但均小於90°,以正位及斜位顯示清楚。各神經根起始平面與椎間隙位置不完全相同(圖3-18)。骶,神經根從腰5骶,椎間隙或恰好從其上方分出;腰5神經根從腰4~5椎間隙或恰好從其下方分出;腰4神經根從腰3~4椎間隙下方分出。除骶神經根外,其余神經根投影均可與下關節突內緣重疊,須認真分辨。
造影的斜位以20°?25°為宜,神經根自硬膜襄發出後,略向前下外傾斜,行走於椎間孔內,其向前的傾斜度為20°。如斜位投照角度過大,使神經根鞘袖與硬膜囊重疊,則影響觀察。腰3~5神經根因其起始部位稍低,在斜位片上常可見其在椎弓根下方,或與峽部重疊,好象繩索牽住“狗頸”,又稱為“系頸征”。
側位神經根鞘袖與硬膜囊重疊,不易顯示。腰骶神經根有長短、粗細分支和骶神經周圍囊腫的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