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預防骨質疏松 得從年輕抓起

預防骨質疏松 得從年輕抓起

  據報道,我國是世界上骨質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國家,約有9000萬骨質疏松患者,約占總人口的7%。除了日趨老齡化的社會大環境之外,由於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被這種病“盯上”了。對於這種看似司空見慣的“老年病”,預防,得從年輕抓起。

  遠離骨質疏松習慣是關鍵

  好習慣一:盡量多運動

  有研究證實,運動後骨骼形成的生化標志物血清鹼性磷酸酶水平明顯增高,而反映破骨細胞活性和骨吸收狀態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則明顯降低,這表明運動能改善骨骼的新陳代謝活性,對骨骼形成的促進作用大於對骨骼吸收的促進作用。

  運動在增加骨質的同時,也會增加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反之如果人體長期不運動,骨質對鈣的需求量就會減少,大量的骨鈣會游離到血液中,並隨尿液排出體外,從而降低骨密度。正常年輕人在臥床6周之後,尿液中鈣的排洩量能增多到正常人的2倍。

  即使對於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症的“玻璃人”,甚至已經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仍然要強調運動的重要性,醫生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處方。如果將人體的骨密度比作一個“骨量銀行”,盡早投資固然重要,但開源也要節流。2011年世界骨質疏松日提出的3步預防措施(運動,維生素D及鈣劑)。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圍繞如何提高峰值骨量、減少骨流失提出的。

預防骨質疏松 得從年輕抓起

  好習慣二:拋棄不良嗜好

  有資料顯示,吸煙、飲酒、喝咖啡、暴食紅肉等不良習慣對骨質疏松症的發生、發展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鹽分過量口味重

  食物中加入過量的鹽,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還會導致骨質疏松。人體內的鈉經過腎隨著尿液排到體外,同時也會損耗鈣。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終必然會影響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鈣質。

  茶酒咖啡不離身

  一些研究發現,過量攝取咖啡和茶可導致骨質疏松症。過量飲用咖啡會加大鈣的排洩,增加髋部骨折的發病率。含磷的可樂飲料也屬此類,應盡量避免過量攝取。

  另外,過量飲酒會明顯地引起骨質疏松症。這可能是因為乙醇會抑制骨形成,同時過量乙醇會抑制腸道對蛋白的攝入,使雄性激素的分泌減少,而男性雄性激素水平低下會引起骨質疏松。

  吸煙過度

  吸煙會引起骨質疏松症。吸煙者比非吸煙者一般要瘦,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其雌激素主要在脂肪中轉化,脂肪減少將進一步減少雌激素水平。吸煙主要會影響到骨骼的外層也就是皮質骨的密度,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髋骨,吸煙者的髋骨密度普遍比不吸煙者低5%以上。另外,女性吸二手煙同樣易患骨質疏松。

  蛋白質攝入過多

  高動物蛋白質飲食很容易引起鈣缺乏症,這主要是因為含硫的動物性蛋白進入人體後,會使血液呈現酸性反應,逼迫身體從骨質中提取鈣質來平衡酸性血液。其次,紅肉(豬肉、羊肉、牛肉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它們會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從而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並且,食物中的鈣經過消化,變成游離鈣才能被小腸吸收,而紅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會在胃腸道內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脂肪,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巧克力吃得太多

  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會減少鈣的吸納量,糖則與鈣的代謝有關,而鈣對維持健康的骨質很重要。

  預防骨質疏松誤區要認清

  誤區一:防曬必須足

  說起防曬工作,不少女性都能講得頭頭是道,而且是恨不得准備得越充足越好。為了不讓自己曬黑,防曬霜、遮陽傘齊上陣不說,還常常躲著太陽走。

  其實,這也是生活中的一大誤區,因為這樣極其不利於骨量的儲存。夏季過度防曬,也會使人體內源性合成維生素D減少。

  尤其是孕期的准媽媽,如果不適當接受日曬,會影響鈣質的吸收,還有可能影響肚子裡寶寶的骨骼健康,這樣可真是讓寶寶輸在了起跑線上。

  誤區二:老了才補鈣

  提起補鈣,經常會有年輕人顯得不以為然:“這不是老人才需要的嗎?”

  人體出現骨質疏松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自身的骨鈣不足;第二,骨鈣流失得過快。一般來講,從幼年期,人體的骨鈣逐步增加;到一定年齡,骨骼的總重量開始以每年1%的速度遞減,50歲後骨總重量會減輕30%。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活動量減少,鈣的吸收與儲存逐漸減少。到了老年,體內鈣的溶解排出更超過吸收與儲存,因而老年的骨密度會逐漸下降,以至於出現骨質疏松,其症狀是容易骨折,最易折斷的部位是股骨和脊椎。

  鈣在骨骼中含量最高時(骨密度的峰值)是在35歲左右,很多營養學家認為,若在這個年齡段把骨密度的峰值提高,到老年時就不太容易患骨質疏松症。這相當於趁年輕在身體中的“鈣銀行”存得足足的,所以年輕人補鈣,等於是未雨綢缪。

  誤區三:補鈣不補鎂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非常重視鈣的補充,而往往忽略了鎂的攝取。其實,鈣和鎂之間必須達到平衡才能確保兩種礦物質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通常來講,鈣與鎂的比例應該是2∶1,也就是說,如果你每天攝入800毫克的鈣,那麼還應該攝入400毫克的鎂。鎂的攝入量偏少,會造成慢性鎂缺乏,導致肌肉顫搐、抽筋、眩暈等,鎂與鈣質相輔相成,有效預防及改善骨質疏松,鞏固骨骼和牙齒。

  現在人們吃得越來越精細、吃肉多而吃蔬菜少,這些都是導致缺鎂的重要原因。要想補鎂,應該多食用紫菜——紫菜含鎂量最高,被喻為“鎂元素的寶庫”。其它應多攝入的食品包括,如小米、玉米、荞麥面、高粱面,燕麥;豆類,如黃豆、黑豆、蠶豆、豌豆、豇豆、豆腐;蔬菜,如苋菜、蘑菇;水果,如楊桃、桂圓、核桃仁;還有蝦米、花生、芝麻、海產品等。另外要注意,多喝水才能促進鎂的吸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