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的王女士,1年多前突然出現脖子痛、雙手雙腳麻木、兩條腿也發僵,5個月前開始胳膊也無力,不能行走,被醫生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高位截癱。醫生指出,脊髓損傷可造成終生殘疾。因此,脊髓損傷後要盡早康復,越早治療效果越明顯,尤其是不完全性脊髓損傷的患者,恢復的幾率和程度還是比較大的,千萬不要錯過康復的“黃金時期”。
脊髓損傷的臨床表現盤點
1.脊髓震蕩。損傷後短暫的功能障礙,表現為弛緩性癱瘓,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喪失,數分鐘、數小時或稍長時間逐漸恢復,直至完全恢復,一般不留後遺症。
2.脊髓挫傷和脊髓受壓。傷後出現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可以是單側,也可是雙側,雙側多在同一平面。其預後決定於脊髓損傷的程度、受壓解除的時間。一般2~4周後逐漸演變為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性錐體束征。胸段脊髓損傷表現為截癱,頸段損傷表現為四肢癱,上頸段損傷表現為四肢痙攣性癱瘓,下頸段損傷表現為上肢弛緩性癱瘓,下肢為痙攣性癱瘓。
3.脊髓半切征。損傷平面以下同側肢體的運動和深感覺喪失,對側肢體的痛覺和溫度覺喪失。
4.脊髓斷裂。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反射和括約肌功能完全喪失。
5.脊髓圓錐損傷。成人脊髓終止於第1腰椎體的下緣,當第1腰椎骨折可損傷脊髓圓錐,表現為會陰部皮膚鞍狀感覺消失、括約肌功能及性功能障礙,而雙下肢的感覺和運動功能保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