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骨科訊息 >> 頸腰椎病治療步入“微”時代

頸腰椎病治療步入“微”時代

  微博、微信……這是一個“微”時代!在骨科領域,德國TES可視椎間孔鏡微創摘除術和美國TMC射頻熱凝靶點消融術等為代表的骨科微創技術引發“脊柱手術革命”,帶領頸腰椎病治療步入“微”時代。被腰椎間盤突出折磨近10年的李爹爹如今也搭上了這趟“微”時代的順風車。

  “手術一點都不痛,8點進的手術室,9點不到就出來了,麻藥退去後感覺腰腿疼痛的現象也沒有了,當天晚上食欲變好,睡覺也香了,以前總是每晚痛得床板都要翻斷了。”談起自己的病情,李爹爹欣喜地說道。

  據悉,現年65歲的李爹爹上個月剛在國醫堂醫院做完德國TES可視椎間孔鏡微創摘除術,至今恢復非常好,為了感謝專家此次專門送錦旗而來。其主刀大夫、武漢國醫堂醫院首席手術專家郭周帥主任介紹說:“很多頸腰椎病患者過去因為害怕開刀,就一直用膏藥、理療等保守治療,雖然效果已不明顯,但仍不敢放棄,現在微創技術不僅不開刀,治療也更徹底了。”

  “微”治療PK傳統治療

  據了解,頸腰椎病的治療,以前多是中藥、針灸、推拿、牽引等保守治療方法,對於特別嚴重的患者則行開刀手術。武漢國醫堂醫院骨科首席專家、原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教授戴建軍主任介紹說:“中醫在治療頸腰椎病方面有過輝煌的成果,但保守治療也有嚴格的適應症,只是針對發病初期,單純的椎間盤膨出類型的患者有效,對於髓核已經突出或游離等病情嚴重的患者,保守治療一般只能緩解病痛,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導致病情逐步惡化。雖然有些醫生會建議行開刀手術,但需要打開整個椎間板,創傷大,易感染,術後可能出現脊柱不穩定致殘的風險。所以這也是很多患者一直寧願忍痛都不願意開刀手術的原因。慶幸的是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微創手術為骨科領域帶來了一場脊柱手術革命!”

  戴主任介紹:“可以用‘微’小創口,‘微’小痛苦,‘微’少費用來概括微創技術,和傳統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痛苦小、術後不留疤痕、恢復快等優點,而且相比長年累月到處尋醫問藥所耗去的費用,微創手術解決頑疾,算下來更經濟實惠。”

  微創,毫米間的“針孔”藝術

  據介紹,在骨科治療頸腰椎疾病領域,德國TES可視椎間孔鏡微創摘除術和美國TMC射頻熱凝靶點消融術代表了目前國際上前沿的技術水平,手術切口都只有毫米大小的針孔。戴主任說:“與其說是手術,不如說是藝術,猶如米粒上刻字般精細。”

  據介紹,TES椎間孔鏡微創摘除術只需在痛點穿刺一個6毫米針孔,就可輕松摘除腰椎間盤突出症,使腰痛手腳麻木等症狀消失,術後也僅需縫一針,臥床休息不足一天,患者就能自由行走,生活自理。特別適合腰椎間盤突出比較大的患者。

  而另一項可以和TES相媲美的骨科微創技術則是美國TMC射頻熱凝靶點消融術,只需將一根直徑僅0.7毫米的微針穿入椎間盤,然後對准病灶靶向定位消融,就可緩解致痛神經壓迫,使疼痛消失。據介紹,整個手術都是在高科技導航儀監控下進行,不損傷其他組織,有效避免了傳統開放手術後經常出現的脊柱不穩定、神經根損傷等並發症,還可快速修復受損的纖維環、神經根、椎管內核,真正達到康復。

  新聞鏈接

  頸腰椎病日益年輕化治療不及時可致癱瘓

  全國頸腰椎病學術會議上傳來消息:我國頸腰椎病的發病率正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也成倍增加。調查顯示,目前全國約有10-20%的人患了不同程度的頸腰椎病。50~60歲年齡段頸腰椎病的發病率約20%;60~70歲年齡段達30%;70~90歲年齡段達50%。與此同時,頸腰椎病發病明顯年輕化,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戴主任介紹說:“在我們的病案中,治療過的年齡最小患者僅17歲。”由於這些人長期保持固定姿勢,又缺乏活動鍛煉,長期的熬夜、甚至生活無規律,導致椎體退行性病變。

  因為害怕手術或是對疾病的忽視,很多患者遲遲不治療或錯誤治療,戴主任指出:頸腰椎病屬於慢性疾病,到後期易導致高血壓、腦中風、大小便失禁,甚至終生癱瘓。“不少患者後來幾乎是被家屬抬著入院的。”戴主任歎道。為此,專家提醒:頸腰椎病早治療早康復是關鍵!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