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上1/3部的骨折時,因其近段有屈髋肌附著而使骨折近段呈前屈位。所以股骨干骨折的治療常用牽引法來達到復位與維持的目的。必要時做切開復位內固定。
以股骨干骨折做牽引治療者為例,做牽引後3~4天開始臥位保健操,做踝與趾主動運動和髌骨被動運動。術後第3~4周,開始在醫護人員扶助下在牽引架上做有助的膝屈、伸運動,可以讓患者通過牽引支架上的滑輪拉動患腿做自助的膝屈、伸練習,逐漸增大運動幅度。應做積極的上肢支撐練習,與髋部骨折時相似。
術後第3個月,開始做股四頭肌靜力性抗阻練習。
恢復期骨折已有連接,停止牽引後治療者已去除支架,可以練習在床沿上坐,並於坐位做軀干運動及髋、膝、踝的主動運動,積極進行雙上肢支撐練習。1周後增加床沿坐,做踏腳凳上的踏步動作練習,再1周增加斜板上站立練習。體力較好時,可以開始扶雙腋杖站立。做坐下與站起的練習。第4周開始患肢不負重扶雙腋杖或在平行桿中步行。第6周開始雙腋杖四點步行。第8周開始單拐步行。第10周開始用單手杖步行。
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關節,膝關節功能損害越大,血腫容易使股中間肌粘連,造成嚴重的膝活動度障礙。應早期采用物理治療以促進血腫吸收,減少粘連形成。早日開始股四頭肌和髌骨的操練非常重要。在恢復期,物理治療也宜長期進行。可做持續被動運動(CPM)以改善膝關節活動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