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下關節盤切除術是膝部持久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常見的膝部手術。這類患者常出現膝關節軟骨、關節盤和其他組織退行性病變,提示可能為骨關節炎。然而,應用磁共振成像(MRI)技術進行的群體研究顯示,類似病變在無膝關節症狀和X線攝影檢查無骨關節炎指征的患者中也較為常見,這也說明這些發現的臨床意義尚不明晰。對於膝關節疼痛的中老年患者,關節鏡手術治療到底有沒有療效?有沒有危害呢?
近期,南丹麥大學的JBThorlund教授等對相關文獻進行了檢索回顧,並進行了荟萃分析,旨在明確關節鏡下膝關節手術,包括部分半月板切除術、清創術,對治療中老年患者膝關節疼痛和退行性膝關節病變的療效和危害。研究結果表明,關節鏡手術並無明顯療效,而且還可能造成潛在損傷。相關內容於2015年6月16日發表在BMJ雜志上。
既往研究結論
*關節鏡下膝關節手術較為常見,並且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治療中年和老年患者持續性膝關節疼痛
*幾乎所有已發表隨機試驗均顯示,關節鏡手術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效果,但很多臨床專家都相信手術干預有益
該荟萃分析新增結論
*關節鏡手術療效和危害均較小,療效甚微且持續時間短(3~6h)
*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與運動鍛煉治療相比,關節鏡手術的療效更是微乎其微。
*對於膝關節疼痛、伴或不伴骨關節炎指征的中老年患者,不支持采取關節鏡手術治療方法
研究人員檢索了2014年之前Medline、Embase、CINAHL、WebofScience以及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CENTRAL)數據庫中的相關文獻,系統回顧了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獲益和危害。研究納入標准為:評估關節鏡手術療效的隨機對照試驗,伴或不伴骨關節炎指征患者接受部分半月板切除術、清創術或兩者;評估關節鏡手術危害的隊列研究、注冊基礎研究和病例系列研究。主要終點包括疼痛強度和關節功能。
共檢索出9項符合納入標准的試驗,試驗中對患者術後隨訪期為3~24個月不等。結果顯示:
*包括關節鏡手術等干預措施的試驗組患者,在疼痛方面的獲益輕微優於對照組[效應值為0.14,95%可信區間(CI)0.03~0.26]。采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0~100mm的量表),患者的疼痛強度為2.4mm(95%CI0.4~4.3mm)。
*包括關節鏡手術的干預措施,在術後3~6個月內有輕微獲益(疼痛量表結果為3~5mm),但該獲益無法持續至術後24個月。
*對於關節功能的改善,手術與否並無差異(效應值為0.09,95%CI-0.05~0.24)。
*9項研究中都有報告相關危害,包括症狀性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感染和死亡。
研究結果表明,關節鏡手術療效甚微且具有時效性,術後6個月療效逐漸消失。另外,膝關節關節鏡的應用還可帶來潛在危害。總而言之,從以上結論來看,對於中老年膝關節疼痛、伴或不伴骨關節炎指征的患者,不推薦實施關節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