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認為給剛出生的孩子把腿捋直並緊緊綁住,可以預防寶寶的腿長成“羅圈腿”。專家提醒,這種錯誤的新生兒包裹方式不但沒有治療“羅圈腿”的作用,反而極有可能把孩子推入“髋關節脫位”的險地,影響孩子一生。
治療髋關節脫位,關鍵在一個“早”字,早發現,早治療。王延宙告訴記者,“如果三個月內發現該疾病,95%都能治愈。” 髋關節脫位的治療,不同年齡治療方法不一樣。越早治療,花錢越少,治療效果越好。如果寶寶不到半歲,只需要用吊帶或是特定的支具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到了兩歲以上,多數需要手術治療,不僅花錢多,而且可能產生較嚴重的並發症。 對於存在有引起髋關節脫位危險因素的孩子,如家族中有同類疾病、女孩、羊水少、臀位產等,特別是成長過程中采用了錯誤的包裹方式的,家長要加強防病意識,最好能在孩子出生後1、3、6、12個月請有經驗的小兒骨科和B超醫生檢查,從而做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通常在一歲之內沒有發現異常,孩子再發生髋關節脫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王延宙提醒各位家長,一旦發現異常要到正規醫院治療,不要相信所謂的土辦法,否則只會延誤孩子治療,造成癱瘓的惡果。 在采訪過程中,王延宙再三強調,千萬不要給孩子綁腿,千萬多檢查孩子身體,發現異常立即到醫院檢查。“省立醫院每年幾百個髋脫位患兒中,家長能早期發現的還是太少。”提到那些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孩子,王延宙都會覺得非常遺憾,“如果能早些發現,或許就能完全康復。” 願天下再沒有給孩子綁腿的家長,願再也沒有髋關節脫位的患兒,這是王延宙心中的願望。 三個月內發現,治愈率可達95% 髋關節脫位,是最常見的小兒髋關節疾病。患兒的股骨頭沒有長在本來屬於它的髋關節窩裡,而是“游離”出來,失去正常的伸曲功能。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造成跛行、髋關節疼痛等,乃至終身殘疾。 據統計,髋關節脫位全國發病率約為1‰,但在山東魯西南地區的調查顯示,當地髋關節脫位的發病率可達正常發病率的10倍以上,在部分年齡段可達到14倍。而且同村往往能發現多例病例,甚至呈現“家族化”特點。 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發病比例呢? 山東省立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醫師王延宙告訴記者,這與當地錯誤的襁褓習慣有關。在魯西南地區,很多家長習慣把新生兒雙腿拉直,將孩子綁成“1”字形,並認為這樣可以預防羅圈腿,讓孩子的腿長直。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王延宙說,“新生兒都有不同程度的羅圈腿,絕大多數孩子長到一歲半時,腿就會自然變直。”如果到了這個年齡,孩子仍有明顯的羅圈腿,就要考慮其他病理原因,和捆得緊不緊沒有多少關聯。而綁緊腿的後果是嚴重的,就是造成大量兒童髋關節脫位。 錯誤的“傳統”習慣導致寶寶髋關節脫位高發 髋關節脫位以往在醫學上被認為是“先天性”的,隨著研究的深入,專家發現多數患兒的髋關節在出生時並沒有真正脫位,而只是發育不良。這些患兒在出生後遇到不合理外力,導致原來發育不良的髋關節完全脫位,因此現在更常用“發育性髋關節脫位”這個名稱。 山東魯西南地區所做的調查表明,當地嬰兒遇到的不合理外力主要就是前面提到的錯誤的傳統包裹方式。王延宙遺憾地表示,別說有先天發育不良的孩子了,原本正常的髋關節,在這種緊緊包裹的方法下,也可能逐步發生脫位。其中女孩由於受到母親激素的影響,發病率是男孩的6~8倍。 由此可見,包裹新生兒時,不要捆扎腿部,讓其大腿能自然分開,在襁褓中仍能活動髋關節、膝關節,這樣可以有效預防發育性髋關節脫位。 包裹裡的寶寶,腿還得能活動 有些家長會有疑慮:“孩子剛出生,不會走路,不會說話,怎麼能發現他是否有髋關節脫位?” 其實,細心的家長可以發現很多“蛛絲馬跡”。最簡單的一個辦法是觀察新生兒下肢的外形。因為髋關節脫位很少雙側同時發生,家長可關注孩子是否有雙側大腿根部的皮紋不對稱,雙下肢不等長,腳尖位置不對稱等。此外孩子屈膝、外展時,是否有受限現象,是否有輕微響聲。 當然了,這些跡象是髋關節脫位的部分表現,正常嬰兒也可能是這樣的。想要最後確診髋關節是否有問題,還是需要有經驗的醫生觸診,再配合超聲檢查。王延宙說,現行B超檢查沒有放射損害,不會影響孩子健康,而且檢查效果好,即使是對剛出生的孩子,也有較高的准確度。 “為什麼要強調有經驗的醫生呢?普通骨科可以為新生兒確診嗎?”面對記者的這種疑問,王延宙回答道:“通常骨科面對的患兒年齡比較大,多是學會走路後,家長發現孩子跛行、長短腿才到醫院診治,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診治時間,治療預後效果較差。而新生兒肢體脆弱,需要有經驗的小兒骨科醫生以及B超醫生相互配合,才能做到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