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手術治療 >> 107歲老人骨科手術後重新行走

107歲老人骨科手術後重新行走

  醫學技術日新月異,卻仍無法實現人人長命百歲,為百歲老人施行外科手術更是難上加難。而在貴陽,一位百歲骨折老人便成功實施了骨科手術,且術後恢復良好,目前,身體狀況已恢復到傷前水平。

  9月29日晚,貴陽107歲的何婆婆在家中不慎摔倒,當即感覺雙腿疼痛,跌倒在地,不能爬起,隨後被家人送往附近醫院就診,醫院證實其為左側股骨粗隆間骨折。考慮到何婆婆年事較高,病情緊急,家人於當日將其轉入貴陽市第四人員醫院。

  入院後,市四醫大外科主任、骨科專家趙濱為何婆婆進行了詳細檢查,發現老人左側股骨粗隆間骨折,並伴有骨質增生,骨質疏松等症狀,加之患者有營養不良、貧血、心髒功能不好等多種基礎疾病,無論采取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風險都很大。

  當了解到何婆婆及其家屬都希望他能重新站起來的願望後,骨科專家們研究決定,為其進行髋關節置換手術,這樣不僅能提高老人生活質量,減輕痛苦,還能讓老人早日下床活動。

  “按照常規,老人可以選擇一種保守的治療方法,即只做固定治療。”趙濱說,何婆婆已是百歲高齡了,且患有多種基礎疾病,保守治療起碼需要臥床一個月以上。這期間,很有可能導致多種並發症。

  “但畢竟老人已經107歲了,做置換手術不僅復雜,還有一定風險。”趙濱說。為慎重起見,趙濱教授立即組織麻醉科等專家進行了會診,並擬定了一套詳細治療方案,在做好充分術前准備的條件下,為老人實施“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10月6日,該手術進展十分順利,術後老人平穩,病情恢復良好。

  術後,醫院還為老人精心制定了後續治療方案,配合適當的功能訓練,經過三個月的訓練,目前,何婆婆的左下肢功能狀況已恢復到傷前水平,老人已可以重新行走。

107歲老人骨科手術後重新行走

  為高齡老人行外科手術,既往被認為是挑戰醫學“禁區”之舉。然而,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何婆婆卻順利沖過了“禁區”。據趙濱主任介紹,雖然該院此前也有對高齡患者實施手術的經驗,但對如此高齡的患者雙側肢體同時實施手術還是首次,此次手術的成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增強了醫院戰勝“高齡”的信心。

  同時,他也表示,雖然高齡患者存在著合並症多、易出現並發症等問題,但只要准備充分仍可通過手術治療改善生活質量,獲得更好的效果。  本報記者 常青

  ■延伸閱讀

  老人骨折冬季高發 康復大忌久臥不動

  市四醫骨科專家趙濱介紹,冬季是老人骨折高發期,骨傷科門診每月接診量有數十例。對老人來講,冬季骨折不可忽視。對高齡、患各種慢性病的老人來說,骨折後,致殘率都相當高。

  “老人骨折一般多發於三個部位:股骨頸、髋骨和脊柱。”趙濱說,這是由於年齡增長,老人身體各種機能發生明顯改變,如身體平衡協調能力下降,骨骼肌系統功能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導致骨質疏松和髋關節周圍肌肉群蛻變,肌肉、關節功能減弱,移動功能下降,表現出步態不穩、下肢乏力,極易跌倒。

  “許多人都認為,7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摔倒,就等骨頭慢慢長合,不要用手術‘折磨’他們,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骨折後,如果老人再長期臥床,就會使原本衰退的身體機能隨著活動減少進一步減退。因為,人站立或座位時的呼吸幅度遠遠大於躺著,人躺著的時候,近1/3肺部組織不動,特別是最下面的肺組織就會出現墜積性肺炎。

  此外,長期不活動,全身肌肉、心功能、神經功能、消化功能等都進一步衰退,恢復起來更慢。”趙濱說,因此,患病後不活動是錯誤的。通過活動既改善了血液循環,又可預防並發症的發生,有利於股骨頭的修復。但功能活動時注意在不負重的前提下進行,幅度不宜過大,用力不可過猛。每個動作達到輕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季老人如何預防骨折?多曬太陽多運動

  冬季老人如何預防骨折?趙濱說,首先需要多進行戶外運動,多曬太陽。在冬季老人要堅持戶外運動,加強鍛煉,多曬太陽,必要時可選用降鈣素。降鈣素有減低骨丟失,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質疏松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老人冬季骨折。

  “冬季天較冷,改善室內條件也是預防骨折的有效途徑。”趙濱說,可適當提高室內溫度,減少穿衣,以防穿得過於臃腫,影響活動。衛生間地面要保持干燥,防止積水、結冰,必要時可使用拐杖。穿鞋應選擇輕、軟、防滑的,最好穿布鞋,或保暖鞋,既保暖又不滑。

  同時,老人一定要平衡膳食,應該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提高免疫能力,盡量延緩衰老進程,降低衰老程度;要多食含鈣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等。要少喝或不喝酒。也要合理使用藥物,特別是老人常用的藥物更應注意,如降血壓藥,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導致跌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