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頸椎椎體退化及相鄰軟組織的退變造成了對脊髓的直接壓迫,加上劇烈的運動或長期的不良姿勢等動態因素的影響,導致脊髓受壓或脊髓缺血,繼而出現脊髓的功能障礙,臨床表現如四肢麻木無力、活動不靈、走路時有踩棉花的感覺等。那麼脊髓型頸椎病在身體上各個部位的具體症狀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發病機理
脊髓型頸椎病的基本病因是頸椎退變。在頸椎各個結構中,頸椎間盤退變被認為發生最早。隨著椎間盤質地變性,含水量減少,高度下降和周緣突出,椎間盤後部被覆的後縱韌帶的增厚骨化,椎體邊緣骨質增生,相應椎板間黃韌帶及椎間關節應力增加,韌帶關節囊增厚,彈性減少,造成椎管徑線減少,尤其是前後徑,即矢狀徑的減少構成了脊髓壓迫症的靜態因素。
動態性因素主要是指頸椎的伸屈活動加重脊髓的應力、變形。頸椎伸展時,椎管長度縮短,脊髓松弛,脊髓組織變“短粗”,截面積增大,黃韌帶自側後方折入椎管,纖維環及被覆的後縱韌帶後突,脊髓受壓增加;頸椎屈曲時,椎管拉長,脊髓變扁、變寬,弓弦作用使其前移,椎管前方之骨贅和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抵壓脊髓,加重脊髓損害。頸椎後伸時,為上一椎體後下緣與下一椎節椎弓後部前上緣靠攏,產生對脊髓“鉗壓”作用,特別是在原有椎管狹窄的情況下,這種作用更加明顯。
脊髓的功能障礙病理在於脊髓受壓和脊髓血供障礙所致,脊髓內神經纖維數量減少,軸漿流阻斷、扭曲變形,脫髓鞘變化,神經細胞壞死,凋亡,脊髓炎症缺血等,少有膠原增生、瘢痕形成或囊性變。
臨床症狀
1下肢症狀
下肢症狀出現早,而且較重,主要表現為緩慢進行性的雙下肢麻木、發冷、疼痛、僵硬發抖、行走不穩、步態笨拙及無力等。經常打軟腿,易絆倒,有的患者有行走踩棉花感、頭重腳輕,步履蹒跚;嚴重者下肢痙攣、行路困難、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2上肢症狀
出現較晚,某些較輕的或較早期的病人可能沒有上肢症狀,或症狀被病人忽視。症狀多為雙側上肢的感覺運動障礙,如:麻木、酸脹、燒灼感、疼痛發抖、無力以及活動不靈活等;甚至不能用手執筆、握筷子、端碗、系扣子等雙手的精細動作。
由於脊髓型頸椎病往往同時合並神經根的損害,也就是出現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部分症狀。因此,病人可出現上肢的疼痛及麻木,症狀可發生在一個或多個手指,手的桡側(拇指側)或尺側(小指側)的幾個手指,也有在肩部、上臂和前臂者,也可有沿神經走行方向放射的。
3軀干症狀
胸腹部麻木、疼痛、身上如有緊帶子捆綁的感覺,以致感到胸悶憋氣不適。
4骶神經症狀
膀胱、直腸括約肌障礙也較常見,表現為尿急,一有想排尿的感覺時便急不可耐,有時排尿控制不好,甚至可以尿褲子。排尿無力、尿不盡感以及便秘等,嚴重者小便潴留或小便失禁。部分男性病人還可以有性功能障礙。
5頭部症狀
脊髓頸椎病的症狀的頭部症狀主要表現於頭部異常疼痛、頭暈和頭皮麻痛。
治療方案
1、脊髓型頸椎病早期可試用非手術療法,主要是休息、頸部牽引、頸圍保護及藥物療法等。頸部可行輕手按摩或理療,但切忌推拿,尤其是手法較重的推搬及復位等動作。
2、凡是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該考慮手術:
頸脊髓受壓症狀明顯(急性、進行性),磁共振或CTM等也已證實脊髓明顯受壓;
病程較長,症狀不斷加重而又診斷明確者;
脊髓受壓症狀雖為中度或輕度,但非手術療法治療1~2個療程以上沒有改善而又影響工作和正常生活者。
病情不同、治療時間的早晚不同,同是脊髓型,預後可能相差很大。一般來講,椎間盤突出或脫出致病的病人預後大多較佳,痊愈後如能注意防護,少有復發者;中央型頸椎病治療收效快、效果好;如果椎管矢狀徑明顯狹小,再同時伴有較大骨刺或是後縱韌帶鈣化者,預後普遍較差;病情發展到後期處於重度狀態者,尤其是脊髓接近完全變性、已失去恢復可能的病人,預後最差。
由於脊髓型頸椎病病情一般較重,手術的范圍一般也較大,因此,病人及家屬都應重視手術前的准備與手術後的注意事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以求最佳療效。
溫熱理療儀內置玉球沿脊椎流動,矯正脊椎,梳理脊神經,維護神經正常傳導;內部玉石采用獨特排列方式,利用自身體重對人體背部重要穴位進行指壓按摩;內部的遠紅外線通過輻射和滲透可將熱能傳遞到人體皮下較深的部分,使深層溫度上升,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免疫力。
溫熱理療儀自動治療模式三加強頸腰強化治療,會在頸部3個部位進行7次定位治療,每個部位定位1分30秒,鞏固頸部定位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