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特征是骨質進行性丟失,骨強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質疏松會引起腰酸、背痛、椎體壓縮、身高變矮,甚至出現脊柱壓縮性骨折,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由於骨質疏松發展進程緩慢,有時人們難以察覺。而一旦發生骨折,表明骨質疏松已較嚴重,且丟失的骨質很難再恢復。因此,骨質疏松被稱為損害健康的“無聲賊”。
有研究表明,我國城市50歲以上的老年婦女脊椎骨折發生率約為15%。上海市的調查表明,老年婦女骨骼系統症狀以腰痛最常見,其次為關節痛。根據對7省市4.8萬人的調查結果,6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症的患病率為22.6%,其中男性為15%,女性為28.6%。70歲以上女性為40.3%,80歲以上為64.6%。這些都說明我國骨質疏松發病形勢的嚴峻和防治任務的艱巨。
在骨質疏松的治療和預防中特別強調年齡段,女性35歲以前為骨量增長期,此後骨量逐漸丟失,50歲以後和絕經後骨量呈快速丟失。在骨量增長的年齡段,應該設法盡量提高骨峰值,並使骨峰值維持較長時間。女35歲以後,男40歲以後,為骨量丟失年齡段,應設法延緩其骨量丟失。在女性絕經後骨量快速丟失時,應采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
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首先要從糾正骨代謝紊亂入手。人體甲狀腺分泌的降鈣素,是鈣代謝調節激素,可以糾正鈣的流失大於鈣的吸收的問題。降鈣素能增加骨鈣,還能抑制破骨細胞對骨骼的破壞,增加骨密度。但是往往老年人自身分泌的降鈣素不能滿足正常骨代謝的需要。因此在骨量丟失加速的年齡段,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降鈣素,這對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的發生和發展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