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關節健康 關節疼痛勿忽視

關節健康 關節疼痛勿忽視

  疼痛是繼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之後的人類第五大生命指征,疼痛與否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指標。當前,疼痛不僅在中老年人群中高發,也波及至廣大年輕人,其中關節疼痛尤為明顯,已成為年輕人疼痛的罪魁禍首。

  膝關節疼痛偏愛愛美女士

  關節疼痛已不是傳統的“老人病”,年輕人因不良的生活習慣、運動關節損傷和職業相關性關節損傷等也會導致關節疼痛。

  近年來,關節疼痛的年輕人逐年增加,以女性居多。很多年輕女性要“風度”不要“溫度”,導致膝關節脂肪含量少,受寒冷刺激,致使腿部血管痙攣,膝關節周圍供血減少,關節抵抗力就會下降。長此以往,寒氣入侵,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啟動,與侵入的寒氣發生對抗,身體就會隨之出現不適狀態,關節疼痛自會找上門來。

關節健康 關節疼痛勿忽視

  鞋跟太高易導致踝關節損傷

  關節扭傷以踝關節最多。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並超過正常活動度時,就會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

  愛美女士都喜歡穿高跟鞋,在下樓或不平穩的地面行走時不慎摔倒扭傷腳踝,導致踝關節損傷。如果早期對踝關節損傷未能給予正確處理,常會遺留踝關節慢性疼痛、腫脹,產生踝關節不穩。

  有的受傷病人用熱水敷,或用酒精搓揉患部;有的認為是小毛病,堅持行走。這裡要提醒,如果只是輕度扭傷,可自行處理;如果是較重的扭傷,應馬上去醫院。不當的處理不僅會使症狀加重,還會延誤治療時機。

  三大關節疼痛危害年輕人

  白領族、低頭族常因錯誤的姿勢導致嚴重的關節損害,其中頸椎、腕關節、手指關節等都是常見的損害部位。

  頸椎疼痛:有調查表明,每天使用電腦超過4小時者,81.6%的人脊柱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側彎,對著電腦,頸部長時間不活動,會使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感覺頸肩部酸痛,脖子忽然不能轉動,更易發展成為頸椎病。

  腕關節疼痛:數據顯示,每100個人中就有5-10個患腕關節綜合征,多數為長時間用電腦的人,使用鼠標會導致腕關節背曲接近最大角度,讓肌腱處於高張力狀態,造成韌帶增生,出現雙手刺痛、麻痺、無力等症狀。

  手指疼痛:過度使用觸屏,可能導致腱鞘炎。其次,手指關節表面覆蓋有厚度1-2毫米的軟骨組織,指尖長時間用力可能造成受力區域磨損,甚至出現局部骨刺。

  盡早正視病情,采取對應治療方式

  面對疼痛,忍耐是最不明智的選擇,急性疼痛如不及時治療,可能逐漸轉為慢性疼痛,再而轉化為神經病理性疼痛,這時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大受影響。

  長期慢性疼痛作為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的疾病,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其對機體的損害是全身性的,日積月累的疼痛會使軀體和心理雙重受損,而且部分疼痛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關節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身體的幾十公斤重量要靠關節來承載,幾十年如一日,但人們往往對其關注度不高。關節疼痛是關節炎的一種發病信號,剛開始時為輕至中度的間歇性鈍痛,疼痛多在活動時發生,休息後可以緩解,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多在負重或上下樓時較為突出,而手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手的活動過多而痛。

  隨著病情進展,症狀逐漸加重,受累關節活動范圍逐漸減小,直至固定於某一姿勢。如果是上肢的關節炎,患者可能會感到穿衣、扣紐扣、梳頭、拿碗筷以及家務操作等動作難以完成。而下肢的關節炎則會使患者起身、站立及行走均感到困難。但是現實生活中,“疼痛不是病,忍一忍就好了”、“止痛藥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等觀念依舊根深蒂固。要建議大家的是,出現關節疼痛等不適情況,要通過正規的就醫渠道獲得診斷,獲得及時、有針對性的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