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手術治療 >> 你知道多少種治療DDH的方法?

你知道多少種治療DDH的方法?

  一、髋關節周圍截骨術

  (一)目的:

  為矯正髋臼前外側發育不良而於1955年設計,以Y型軟骨為旋轉支點、關節囊周圍不完全的髂骨截骨術。

  (二)、Pemberton適應症:

  1、2歲以上到Y形軟骨未閉合前均可采用此手術;

  2、髋臼嚴重發育不良或較重發育不良,頭臼仍相適應、髋臼角小於50度;

  3、此術式改變髋臼前外側方向、影響屈曲功能,術後最多屈曲120度。故術前髋關節活動度尤其屈髋活動要好。

  4、此術式改變髋臼方向、臼容積變小,使得股骨頭不能中心復位。故頭臼不稱、頭大臼小者不適宜。

你知道多少種治療DDH的方法?

  (三)Pemberton手術技巧:

  1、切口:Smith-Peterson;

  2、剝離髂骨翼前方至坐骨切跡;

  3、關節內清理徹底;

  4、截骨:

  ①范圍:關節囊上方0.5~1cm,自髂前上棘稍前方開始、向後方呈弧形至坐骨大切跡前方。

  ②技巧:骨刀進入骨皮質後,即沿髋臼向下至Y型軟骨的髂坐骨支中心。截骨後髋臼矯正的方向,以髂骨截骨的後部內側皮質的位置不同來控制:位置偏前、臼頂向前旋轉就少;相反則臼頂前旋轉就多,前緣缺損矯正的程度就大。

  (四)術後處理:

  1、單髋人字石膏固定,髋關節於外展20~30度中立位;

  2、固定時間3~6周,依年齡及是否行切開復位而定;

  3、功能訓練:3個月內主要訓練關節活動,3~6個月在關節活動訓練的同時,可行肌肉力量訓練;

  4、負重指征:切開復位後半年、囊外3月,髋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股骨頭無缺血情況。

  (五)並發症:

  1、再脫位。

  2、功能受限:尤以屈髋受限更明顯。

  3、植骨吸收。

  4、股骨頭缺血壞死。

  5、感染。

  (六)優缺點:

  優點:

  1、旋轉多面性大;

  2、不干擾髋臼後緣;

  3、不完全截骨,穩定;

  4、旋轉軸靠近關節(Y形軟骨);

  5、避免坐骨神經、臀上動脈的損傷。

  缺點:

  1、手術難度大、要求高;

  2、後1/3截骨困難,有盲目性;

  3、僅限Y形軟骨未閉合;

  4、髋臼指數>50度不適宜。

  二、Salter截骨術

  (一)、概述:

  1958年Salter首先描述,屬髂骨完全性截骨,遠截骨端以恥骨聯合為軸心,向前、下、外旋轉,矯正臼的方向。而髋臼的結構和形狀保持不變。

  (二)、適應症:

  1、年齡:1.5~7歲;青少年半脫位。

  Salter於1981年提出12~15歲或更大。

  2、髋臼指數少於40度(Salter截骨只能矯正15度)。

  3、關節活動正常,尤其屈曲活動。

  (三)、手術技巧:

  1、切口:Smith-Peterson;

  2、剝離髂骨翼骨膜時將其骨骺一同推向內側;

  3、截骨線自坐骨切跡到髂前上、下棘之間;

  4、注意:巾鉗夾住截骨遠端向外提拉出0.5cm,然後向前向下向外旋轉,可避免截骨端分離而影響髋臼指數矯正的效果。

  5、截骨端嵌入一塊楔形髂骨,固定克氏針勿穿入關節內。

  (四)、術後處理:

  1、單髋人字石膏固定,髋關節於外展20~30度中立位;

  2、固定時間3~6周,依年齡及是否行切開復位而定;

  3、功能訓練:3個月內主要訓練關節活動,3~6個月在關節活動訓練的同時,可行肌肉力量訓練;

  4、負重指征:切開復位後半年、囊外3月,髋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股骨頭無缺血情況。

  (五)、並發症:

  1、坐骨神經、臀上動脈損傷。

  2、功能受限:尤以屈髋受限更明顯。

  3、植骨吸收。

  4、股骨頭缺血壞死。

  (六)、優缺點:

  優點:

  1、手術不復雜;

  2、髋臼上方結構未改變,不破壞關節軟骨,術後關節僵硬者少;

  3、年齡限制少。

  缺點:

  1、截骨不穩定,需要內固定;

  2、髋臼指數的改善受一定限制;

  3、髋臼後方發育不良者不宜行此手術,否則易造成後脫位。

  三、Chiari骨盆內移截骨術

  (一)、概述:

  通過髋臼上緣骨盆內移截骨,使髋臼面積擴大,達到充分覆蓋和包容股骨頭,減少了股骨頭單位面積的負荷應力;其次由於股骨頭相應的重心內移,增加了臀肌的相對長度,使其槓桿力矩相對增長,減小關節內壓力,改善臀肌步態。

  (二)、適應症:

  1、適應於大齡、髋臼指數較大的髋脫位。

  2、其它術式失敗者。

  (三)、手術技巧:

  1、切口:Smith-Peterson;

  2、截骨線起點盡量靠近髋臼的上緣,切勿過高以避免出現台階,也不能過低而損傷頭臼;

  3、截骨線要有向下10度的傾斜,這樣內移後截骨近端形成屋檐狀,增加股骨頭的覆蓋;

  4、注意:截骨宜用骨刀,以呈現弧形。不能用線鋸。

  5、坐骨切跡的內外側均應以骨膜剝離器保護,否則會損傷血管神經。

  (四)、術後處理:

  1、髋關節於外展位固定六周;

  2、固定6周後去石膏,禁負重功能訓練;

  3、術後3個月拍片復查股骨頭有無缺血及截骨端的愈合情況,決定是否負重;

  4、術後半年、一年各復查一次。

  (五)、優缺點:

  優點:

  1、操作簡單;

  2、重心內移,增加了臀肌力量及股骨頭的覆蓋、改善步態;

  缺點:骨盆變形嚴重,同時由於年齡偏大、可塑性小,10%的病人會影響分娩。

  (六)、並發症:

  1、坐骨神經損傷,因截骨遠端內移而受到牽拉。

  2、臀上動靜脈損傷。

  3、髂外動脈損傷。

  四、聯術治療發育性髋關節脫位

  1、取改良Smith—Peterson切口

  2、十字形切開關節囊,切除外上、內下方多余部分

  3、切除圓韌帶,切斷髂腰肌,清理髋臼內的增生組織,將內翻的髋臼盂唇放射狀切開。

  4、切開股外側肌,顯露股骨上端骨質,於粗隆下用線鋸截斷股骨,短縮1~2cm,根據股骨頸前傾角大小行旋轉截骨術,糾正前傾角滿意後以鋼板、螺釘固定牢固。

  5、再於髋臼上方1.5cm處,用骨刀從近端向遠端傾斜15o~25o弧形鑿斷髂骨內外側骨皮質,將遠斷端向前、外、下方壓下,撐開之間隙以截下的股骨段填入支撐,不需內固定。

  6、6歲以下患兒術後行髋人字石膏外固定6周。6歲以上患兒行髋人字石膏外固定3周後去石膏,雙下肢在皮膚牽引下進行髋關節功能訓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