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骨質增生預防治療措施

骨質增生預防治療措施

  骨質增生也可說是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人體的關節是骨和骨的結合部,骨端覆蓋著厚實而光滑的軟骨,即關節軟骨。人的所有組織均會伴隨著年齡的增多而發生老化,這在醫學上叫做“退行性變”。關節軟骨在漸漸老化的基礎上,加上長時間勞累的刺激,漸漸出現變性,彈性減低,關節磨損,承重能力明顯降低,個別時候還會發生脆化甚至破裂,其外圍軟骨面便代償性增殖肥厚,日久就形成貌似刺相同的突起,這便是人們所指的“骨刺”,也就是骨質增生。

  臨床上,把老年性退行性關節病、骨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和中醫所稱的骨痺等叫做骨質增生。這亦是為什麼許多病人的檢查單上並無骨質增生幾個字,但是大夫仍然說他患骨質增生的原因。

骨質增生預防治療措施 

  診斷是不是骨質增生,去醫院拍一張X光片就可以。但是在拍片之前也可從個人的感覺自我診斷。骨質增生大部分發生在膝關節、頸椎、腰椎、髋關節和踝關節,肩、肘和手指關節處也可以發生,但是較少見。發生在頸椎的增生其症狀在頭部與上肢,又以上肢見多。頸椎本位置沒有明顯症狀,而上肢症狀明顯。一般增生在某一側(不是左就是右),可出現一側從肩關節、上臂、下臂到手指一條線痛、脹、麻感。

  骨質增生是種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反應,每人都難以避免,區別僅是有些人出現得早些,有的出現得比較晚些。臨床專家指出,人的椎體易生骨刺,椎體增生通常以前緣為主,其附近沒有引起疼痛的敏感組織,換句話說,椎體前方是較安全的地方,骨刺再"長"亦不會使人有疼痛感。

  所以,骨科大夫給病人做椎體手術時,經常在椎體前方植上一塊骨頭亦無大礙。椎體後緣的增生很有可能壓迫鄰近組織,但是也未必會壓迫神經,導致疼痛。

  普通人從20歲開始,就有退行性變化。40歲時,幾乎90%的人負重關節都或多或少出現增生性改變,但是多數非常輕,不致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骨質增生假如沒有壓迫神經、血管及其周圍組織,不用治療。

  骨質增生形成後,會向周圍擠壓,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如富含神經纖維,當神經纖維受到刺激與壓迫時,會引起麻木、疼痛,尤其是神經根受壓後,不但局部酸脹、疼痛,在其所支配的區域范圍內都可以出現類似反應。由此可見,假如骨質增生已出現不適症狀,就應當接受治療。骨質增生所處的部位不同,病人的症狀也會各有不同。

骨質增生預防治療措施 

  骨質增生的治療三條重要原則

  第一是對症治療。消除骨質增生導致的周圍組織損傷與炎症,增進損傷組織愈合,解除疼痛,恢復功能,達到臨床治好。第二是控制病況。控制已經產生臨床症狀位置的骨質增生發展,軟化正在形成的鈣化組織。第三是手術減壓,對少數確實已經占位壓迫的骨質增生及時手術治療,以解除壓迫與損傷。

  對症治療包括下面幾個方面:動靜結合、防止過勞、防寒保暖,同時配合紅外線照射、熱敷理療、針灸推拿、按摩、局部封閉、神經阻滯、牽引、中醫中藥等。治療後還應該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注意保持較好的姿勢,使肌肉韌帶處於松弛狀態,以鞏固治療效果,減少病況再發。對於少數因骨刺壓迫神經、血管引起功能障礙者,要考慮手術切除。

  骨質增生病人常伴有骨質疏松。研究發現,結合病人高血壓、糖尿病、抽煙、骨質增生、不運動、肥胖等因素進行相關分桁發現,骨質增生和骨質疏松緊密聯系。骨質疏松常由缺鈣造成,但是部分病人血鈣卻經常升高,這是什麼原因呢?何教授指出,這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鈣。鈣存在於細胞、骨組織和血液,當人體攝入的鈣減少時,為了生理的需要,骨組織裡的鈣釋放到血液裡,使血鈣增加。血鈣增加使降鈣素功能增強,增進新骨形成,在骨骼應力比較重的某些位置形成骨質增生。因此,何教授提議,對頸肩腰腿痛病人,重視隱匿的缺鈣現象,積極按常規補充鈣劑。

  當發現患上骨質增生時,也不要需要過分恐慌。骨質增生病人要注意正確的運動鍛煉方式,避免對骨質增生位置太多的應力刺激;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肥胖。臨床發現肥胖病人一般骨質增生發生在膝關節,比相似病況而體重標准者的治療時間要長,恢復要慢。原因非常簡單,就是肥胖病人本身的體重加重了膝關節的負擔,關節的磨損和傷害也就更大。因此均衡飲食、保持體重是防止骨質增生的重要環節。

  另外,病人要保證正規適當的治療,以降低骨質增生所帶來的痛楚;平常要建立較好的生活習慣,改變錯誤的身體姿勢,改善身體各位置機能及神經系統的協調和健康狀態。這樣,就能減慢骨質增生的增長,更可將骨質增生出現的時間延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