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康復理療 >> 腰椎病的快速檢查方法

腰椎病的快速檢查方法

  腰椎疾病快速檢測 比作CT快

  1、如果膝關節上下樓疼可在腰二、三找原因; 2、如果腰部疼直接找腰三、四; 3、如果腿的外側痛查腰四、五; 4、如果腿的後側疼痛找腰五和骶一; 5、如果休息後加重,活動後減輕找椎間盤;休息後減輕,活動後加重找椎管狹窄;6、如果大小便異常,說明髋關節可能障礙, 7、如果大腿內側受限找骶髂。 8、一側疼為腰突。 9、兩側疼為椎管狹窄。 10、三點疼為膨隆,疝。 11、中間疼為傷筋。 12、三年以上可鈣化增生。13、向後鼓為後突。 14、脊柱塌陷為前突,再者為滑脫。 15、兩節一側疼為捻轉。 16、交叉疼為旋轉。 17、3節一側疼為風濕。 18、4、5兩側疼為腎虛。19、5、1兩側疼為風濕。 20、肌肉僵硬(晨僵)、腰椎活動受限為脊柱強直。

腰椎病的快速檢查方法

  腰間盤突出症產生的原因

  主要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變,如外傷、慢性勞損、以及受寒濕等因素,而使腰椎間盤纖維環產生破裂,以致髓核突出。

  不同部位的椎間盤突出症臨床表現: 根據壓痛點,下肢感覺減退部位,反射,X線攝片及椎管造影與CT等來加以明確定位。 腰3-腰4椎間盤突出症(壓近腰4神經) 疼痛在腰部,一側臀部,大腿後外側,並向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內側放射; 小腿前內側麻木;膝反射減弱或消失; 腰3棘突旁相當於椎間隙處有壓痛點; 膝關節伸展力弱; 腰4-腰5椎間盤突出症(壓迫腰5神經) 骶髂關節,髂關節及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並放射至小腿前外側,足背及拇趾。 小腿外側足背包括拇趾有麻木感;拇趾背曲力減弱; 跟腱反射可無改變或減弱; 腰4棘突旁有壓痛點; 腰5-骶1椎間盤突出症(壓迫骶1神經) 在腰骶關節一側臀部、大腿與小腿後外側和足部有疼痛; 小腿足外側包括外側三趾麻木; 足及拇趾跖屈力減弱;小腿三頭肌無力或萎縮; 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腰5棘突旁有明顯壓痛點; 腰2-腰3椎間盤突出在臀部和大腿外側出現感覺麻木或過敏,股四頭肌弱,膝反射減弱。 中央型腰間盤突出症:當大塊椎間盤組織向中央突出時,常表現為腰部及二下肢均痛,並出現二下肢麻木乏力,重者無力行走形同截癱,會陰部感覺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礙,提睾反射提肛反射消失等,如做手術後,可遺有輕重不等的性功能障礙。

  腰間盤突出症可與腰椎管狹窄伴發,但腰椎管狹窄可以沒有腰間盤突出。鑒定方法: 間歇性跛行:即由於步行引起相應椎節缺血性經根炎,而出現下肢跛行,疼痛及麻木等症狀。蹲下休息片刻,疼痛即可消失。即重新再行走,之後再次發作,又再休息,故而謂之“間歇性跛行”;腰椎間盤突出症合並椎管狹窄時可同時發生。單純椎間盤突出症雖有時出現相類似現象,但休息後又稍許緩解,而難以完全消失。椎管狹窄患者主訴常常很多,在體檢時由於候診時的休息而使根缺務性變消失或,以至無陽性發現。與腰椎間盤突出時出現的持續性根性症關及人機交互明顯不同。腰後伸受限,但可前屈:由於後伸時使腰椎椎管內有效間隔更加減少,而加重症狀並引起疼痛。因此患者腰部後伸受限,並喜歡采取能使椎管內容積增大的前屈位。由於這一原因,患者可出現“騎車能行數裡,步行難過百米”。與椎間盤突出症明顯不同。 坐骨神經是由腰4、腰5、骶1、骶3五條神經根組合而成。只要坐骨神經被拉緊,則這五支神經根也都被拉緊。假若在神經根前方有任何突出物,哪怕是輕微的接觸,被拉緊的這條神經根就會受到來自前方的壓迫,造成坐骨神經痛。

  直腿抬高試驗在診斷腰椎間盤突出上有很重要的作用。90%的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此試驗呈陽性。 在正常人體站立活動時,椎間盤接受體重的壓力。腰部是活動最多的部位,受的壓力及磨損很大。以下腰段為主。30歲左右,椎間開始發生變性。如果纖維環及髓核退行性變化的速度一致時,多出現間隙變窄,纖維環普遍膨出。按這種平衡一致的退變,軟骨板亦骨化,則椎體關節趨向穩定。除整個脊柱略有縮短及腰部活動受限外,並不產生腰痛。但如果二者退行性變表現為不平衡,如纖維環變化較早且明顯,其堅韌性減低,髓核壓力不變,彈性仍較好,即使無明顯外傷,亦可造成纖維環破裂。再遭到較大的旋轉或扭曲,纖維環即可在後外側呈環形或輻射狀斷裂。環狀破裂多位於間盤的周圍部,在臨床上可造成急性腰痛,輻射狀破裂將使髓核向外膨出達間盤的邊緣,但外層纖維環可保持完整。此時髓核在較大的壓力下被擠入裂隙內,以後腰部不斷活動和用力,則近使髓核逐漸向外突出,壓迫根,造成坐骨神經痛。

  外界的風、寒、濕等因素可使腰部肌肉緊張或痙攣,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增加纖維環的損傷,導致髓核膨出或突出。同時,寒冷因素可使局部小血管收縮,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影響椎間盤的營養,也導致髓枋膨出或突出。臨床上也常有部分病人,由於長時間坐臥濕地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因此在預防和治療中,要強調腰部保暖,免受寒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