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外,病人家屬焦急的等待家人的手術結果,手術燈熄滅了,醫生走出來,摘下口罩,對病人家屬說:“手術很成功!”病人家屬很開心,然後握著醫生的雙手,醫生繼續說:“但是病人卻....”當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特別是早期的港劇,以及周星馳的電影中經常出現這樣一個橋段。
什麼?手術很成功,病人卻出現這樣那樣的後遺症,腿麻?各式各樣的並發症,這是為什麼呢?原本術前的症狀有所減緩了,但是手術後卻出現了新的症狀,這是什麼情況?我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這時候,我們今天的主角,神經監護儀就登場了。
我們通過國內外文獻的閱讀,總結神經監護儀的主要意義體現如下:
1.在椎弓根螺釘准備和植入階段提供最大限度保護神經功能
2.術中對工具與神經相對位置提供參考
3.對脊髓傳導功能損傷提供早期預警
4.實時確認神經根刺激
那麼,以上特點是否真的能夠貼合醫護人員的需求呢?
由於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幾乎所有脊柱手術都存在著手術視野小、可操作空間小、易損傷脊髓或神經根的特點,而神經功能的損傷往往會給病人帶來永久性的傷害。如何降低術中對脊髓神經的損傷,減少術後相關並發症,始終是困擾外科醫生的一個難題。借鑒肌電圖的工作原理,近20多年來,肌電圖描記系統已被成功應用於顱腦手術中,用於術中監測受累區域神經電生理的變化,以及時發現神經損害,為手術醫生提供參考。而根據類似原理制成的脊髓神經監護儀也逐步應用於臨床,在脊柱手術過程中對相應區域的神經功能進行監測,以減少術中神經損傷的發生。
在某些特殊部位,如上頸椎、上胸椎,由於手術顯露困難,增加了脊髓損傷的危險性,通過術中神經監護儀的監測,可以增加手術醫生的信心,保障了手術的順利實施。而對脊柱腫瘤病人,由於腫瘤往往侵及椎管內,與脊髓硬膜囊粘連,如何既能完整切除腫瘤又不破壞脊髓功能,對醫生是一個巨大挑戰。運用術中神經監護可以在切瘤過程中及時為手術醫生提供信息,以便准確切除腫瘤。而對於中國近幾年逐漸火熱的類似L-LIF、D-LIF、X-LIF手術,由於入路的特殊性,尤其在腰四五這兩個節段,更是對醫生的解剖知識形成了強大的挑戰,神經檢測儀的實時預警功能更是您強有力的住手!
最後,我們希望這項技術,這台小小的設備能夠走進更多醫院,為醫生在手術時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