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認為,骨質疏松症是老化現象,是不能控制的,這是錯誤的觀念,不是所有的老人都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對危險因素進行全面干預,可以延緩和阻斷骨質疏松的發生。
低骨密度、脆性骨折史和老齡與骨質疏松性骨折密切相關。另外,與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相關的,還有多項不可控制因素和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包括人種、老齡、女性絕經和母系家族史。可控制因素多與生活方式有關。具體來說,分別是:
01低體重
重力和肌肉收縮可影響骨細胞的功能和代謝。體重過輕或太空失重,均可發生骨質疏松。
02性激素低下
不僅僅是絕經後的婦女,年輕女性各種低雌激素性閉經、產後哺乳等也會增加骨質疏松危險。
03吸煙、過度飲酒
吸煙會降低腸內鈣的吸收,吸煙者常常絕經早,體內性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丟失。酒精可抑制骨形成,酗酒者發生肝損害時,可降低腸鈣的吸收。
04咖啡及碳酸飲料
過度攝入咖啡及碳酸飲料,可引起鈣丟失。
05體力活動缺乏
缺乏肌肉活動,會導致廢用性骨量丟失。缺乏運動會引起肌肉力量下降和平衡協調功能低下,使老人容易摔倒,從而增加骨折的危險。
06飲食中鈣或維生素D缺乏(光照攝入少)
國人每天攝入鈣的劑量應為800-1000毫克,孕婦、哺乳期婦女及老人需要的鈣量更多。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鈣的吸收。老人光照少,可影響維生素的活化過程。
07有些疾病和藥物可導致骨質疏松
原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甲亢、柯興氏病、類風濕關節炎、慢性腎功能不全、胃腸吸收功能障礙、多發性骨髓瘤或骨轉移瘤等及I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低骨量。此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肝素等抗凝劑或利尿劑都已證實與骨質疏松發病有關。